手机版 曠日彌久網
12月15日,距離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17人落水11人遇難事故過去了四個月。其中4位遇難者的家屬表示,他們至今未曾得到事故的調查結果。“他們為什麽會去那片野海灘?”這是他們共同的疑問。
記者從家屬處了解到,遇難的這4人都隻有二十幾歲,都來自江西。家屬都不知道他們何時去到漳州,在當地做什麽工作,甚至有家屬至今尚未收到親人的遺物。
找父親要了2.8萬元
據極目新聞此前報道,8月14日,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17名外來人員在海灘遊玩時,被卷入海中。事發前,曾有附近村民看到他們在海灘上手拉手拍照遊玩,最終11人搶救無效死亡,6人獲救。
江西省吉安市的馬先生是其中一名遇難者馬冬(化名)的父親,他長期在浙江溫州打工,馬冬今年27歲,大學機電專業畢業後去了廣東惠州工作。
8月15日晚10時許,馬先生接到漳浦縣公安局的電話,稱他的兒子出事了,當晚11時許,他便動身從浙江趕往漳州,“聽到這個消息時我腦子裏一片空白,隻想趕緊趕過去確認是不是我兒子。”馬先生說。
在殯儀館,馬先生看到兒子臉色烏黑躺在那裏,那一刻他覺得天都塌了,“在見到遺體前,心裏一直都不敢相信兒子就這樣死了。”18日,馬冬的遺體在父親的見證下被火化。
馬先生回憶道,出事前三天,他曾和兒子通過一次視頻電話,視頻中兒子整個人消瘦得不成樣子,平時他有140斤左右,而視頻中看起來隻有110斤。平時他和兒子會通電話和視頻,但問起兒子的工作和生活,往往隻能得到“還好”的回答。
在馬先生的記憶中,兒子應該一直在廣東惠州上班,不知為何兒子出事在福建。“他去年過年也沒回家,說談了個贛州的女朋友,和女朋友一起過年。”馬先生介紹,2020年12月馬冬還曾找他要過錢,說是要買禮物,他轉了2.8萬元。次日馬冬的母親懷疑兒子亂花錢,讓馬冬截圖微信餘額,發現隻有2000多元。因為兒子平時乖巧聽話,當時他們夫妻也正好有事,也沒有追問。
馬冬
馬冬被火化之後,馬先生曾向接待他的政府工作人員要求麵見幸存者,了解兒子為何會去一片野海灘,但一直未得到答案,也沒有其他家屬。
10月11日,一直惦記著原因的馬先生又一次前往漳浦縣公安局詢問,對方隻是告訴他案件尚未完結。另外,因為這17人是從漳州龍海抵達的漳浦縣,已經交由龍海區公安處理。他還曾向漳州12345求助,也隻得到了一句“正在處理中”的回複。期間他曾多次致電龍海區公安局,但一直無法打通。
10月14日,馬先生收到了龍海區公安局郵寄回的遺物,有一部手機和部分衣服,他在遺物中找到了一張2020年10月由惠州前往廈門的火車票。“我這才知道他去年就去了福建,但他從來沒告訴過我。”馬先生說,現在想起馬冬要錢的舉動,很可能是誤入了傳銷。
未能和幸存者見麵
無獨有偶,遇難者朱小光(化名)的父親朱先生告訴記者,朱小光同馬冬的情況相差無幾。朱先生說,朱小光也是27歲,來自江西安遠,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,往年一直在廣東揭陽。2020年,朱小光去廈門工作,當年底過年說要加班,並未回家。今年端午節時朱先生曾要求兒子回家探親,但朱小光說他和對象過,朱先生便沒有多說。
“他在福建那段時間,我們給他打微信視頻電話,他那頭就是黑屏的,我們也看不到情況。”朱先生說,他曾多次在電話裏詢問兒子具體地址和工作,但從沒得到過正麵回答,但電話裏兒子的語氣也很正常。
自朱小光去福建之後,朱先生便再也沒見過他。8月15日晚,朱先生老家的派出所聯係到他家裏人,通知他兒子出事了,接到消息後,朱先生趕緊給兒子打了電話,但無人接聽。
8月17日,朱先生趕到漳州,政府工作人員將其接到酒店,後來帶著他前去殯儀館。朱先生匆匆掀開白布看了一眼兒子麵部,便忍不住大哭。
朱小光的遺體在火化後,朱先生想要回兒子的遺物,見見幸存者,了解兒子生前的工作,但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還在調查,不便會見。在漳州期間,他通過抖音聯係上了其他幾位遇難者家屬,發現大家都有相似的疑問。
9月,朱先生將該訴求通過漳州12345反映,漳浦縣公安局於9月18日回複稱,該事件的調查工作由龍海區公安局辦理;龍海區公安局在11月18日和12月15日回複稱“該事件正在依法處理”;10月21日龍海區公安局辦理回複道,朱小光的遺物已郵寄至其江西老家,事件中的幸存者於8月30日解除隔離,事件正依法處理中。
朱先生收到的遺物有一部手機、幾件衣物、一本駕照、幾張銀行卡和存有一百多元現金的錢包。朱先生打開手機後看到,相冊裏有許多朱小光在事發海灘的自拍照,照片裏的朱小光穿著紅色襯衣,留著短發,顯得幹淨利落,相冊裏還有幾張花草的照片。
朱小光手機相冊照片
朱小光的遺物
8月16日,極目新聞記者曾前往漳浦縣醫院、漳浦縣第二醫院、漳浦縣第中醫院尋找幸存者,但均未得到相關信息。
“是不是進了傳銷組織”
同樣疑惑的還有遇難者李程(化名)的父親李先生,李先生是江西尋烏人,在老家主要做橙子生意。“當時漳浦公安局打電話給我說,我兒子出了事,我都不敢信,以為他是詐騙的。”李先生說,他到當地派出所請民警幫忙與漳浦縣公安局通了視頻電話方才確信,次日他趕到漳州,“去殯儀館確認遺體時,我們每個家屬都是分開去的,沒有和其他人見過麵。”
李先生說,李程今年25歲,高中畢業後就去了江蘇打工,還曾搞過電焊,已經有兩三年沒回過家,自己弄不清楚他倒地在哪兒,詢問其工作也是含糊其辭,“他基本上可以說是個無業人員,我們家裏人想知道他生前在福建是做什麽的。”李先生表示,他至今也沒收到兒子的遺物。
相比上述三位遇難者均有一年左右未曾與家人見麵,江西上饒的方正(化名)遇難時僅僅離開老家一個多月。方正的弟弟方圓(化名)告訴記者,方正今年僅23歲,7月同朋友一起到廈門打工,曾告訴弟弟自己在做采購。
“他去廈門後,把放在我這裏的3000元要回去了,說是要買電動車。”方圓說,哥哥平時性格內向,也不會亂花錢,但沒想到再次聽見哥哥的消息竟然是死訊。
方圓稱,哥哥的遺體火化後,他也曾提出要去哥哥的住所看一看,但被拒絕了,此後就未曾有任何關於哥哥生前的消息。
朱先生多次同馬先生等遇難者家屬交流,發現大家的情況相似,“我們懷疑他們是不是進了傳銷組織,不然怎麽會都不告訴家裏人任何消息,突然就跑去海灘。”朱先生說,他們目前唯一的訴求就是想知道親人生前是在做什麽?為何會去那片野海灘?
12月15日,記者就此致電漳浦縣委宣傳部,工作人員表示由公安局負責。漳浦縣公安局值班人員則為記者提供了該局政工處的電話,但政工處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不插手案件,不清楚相關情況。記者查詢了多個龍海區公安局的電話,但都無法打通。
危險的離岸流
8月15日極目記者曾到訪事發海灘,發現該地並非景區,表麵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海灣,但當地村民均表示此地暗流洶湧,本地人也不敢隨意下水。參與救援的楊先生也曾告訴記者,這17人很可能是遇上了離岸流,“人掉進去以後這種暗流會把人往深處帶。”
據人民網報道,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範代讀表示,結合目前報道的資料和當地海灘的動力地貌綜合分析,這次事故或與離岸流關係密切。
範代讀表示,離岸流又叫裂流,是波浪和近岸地形相互作用的結果,即便是弱小的風浪也能形成離岸流。它可以被肉眼觀測到,其水流方向垂直或斜交於海岸,顏色因含沙量較高而不同於周邊水體,較強的離岸流可將人卷入深水。離岸流在沙質海岸比較常見,會隨著海岸剖麵由緩到陡而增強。另外,離岸流發生位置會因波浪入射方向、潮位和地形變化等因素而不斷遷移,這更是增加了預測和預警的難度。
“這次出事的海灘是典型的反射型海灘剖麵。”範代讀說,漲潮時,波浪會在反射型海灘得到加強。此次事故發生在漲潮後三個小時左右,從時間上來看,也進一步說明其與離岸流密切相關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